2008年7月29日-8月1日,马雷鸣和陈佩燕参加了美国地球物理协会澳大利亚凯恩斯举办的2008年西北太平洋地球物理学会。该会议涵盖了地球物理科学的多个分支:大气科学、海洋学、水文地理学、空间地理等。关于热带气旋方面的报告,主要涉及西北太平洋、南半球等热带气旋常发生区域热带气旋“超级”最佳资料集计划及其进展,澳大利亚、南印度洋、南太平洋区域热带气旋和登陆热带气旋气候特征及年代际、年内变化特征,大尺度因子(如MJO、ENSO等)与热带气旋生成、灾害影响的关系,海洋对热带气虚的响应气候变化对热带气旋强度、频数的影响等。马雷鸣和陈佩燕同志分别作了题为“Behavior of Cumulus Parameterization in Landfalling Typhoon Numerical Prediction: Convection Trigger”和“A statistical prediction scheme for damage caused by landfalling tropical cyclones in China”报告。通过这次交流学习,增加了对国际上热带气旋研究领域的发展前沿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