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台风研究所!

工作动态

台风所科研人员赴深圳、珠海实地调研台风“山竹”灾情

发布时间:2018-11-23 15:09:32   作者: 办公室

     
与深圳市气象局座谈台风灾情

   2018年9月16日17时第22号台风“山竹”在广东台山海宴镇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45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55百帕。此次台风严重影响东南沿海,特别是给广东造成重大自然灾害,为及时做好台风灾情个案的收集整理工作,每年台风灾情调研是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下简称台风所)传统和重要的业务工作之一。

    11月14-17日,台风所一行六人组成灾情调查小组,对出现重大灾情的深圳和珠海开展台风灾情实地调查工作。调查小组先后到深圳市气象局和珠海市气象局进行了交流访谈,并实地访查了深圳盐田海鲜街(受灾最严重)和西涌天文台(观测到“山竹”最强瞬时阵风)及珠海渔港码头等灾情关键地点。

    在此次灾情调研中,深圳市气象局专家表示本次“山竹”台风影响有以下几个特点:1)风极强,强台风“山竹”影响期间,深圳市沿海和高地最大阵风52.7m/s(16级,南山区内伶仃南站,在1952-2017年历史极大阵风系列中为380年一遇);2)雨极大,全市过程平均累计降雨187毫米、最大累计雨量达338毫米(罗湖梧桐村),达到特大暴雨级别。3)浪极凶,受“山竹”影响,深圳市东部沿海出现4m~7.5m巨浪到狂浪,西部沿海出现1.5m~2.5m的中到大浪;4)潮极高,盐田站、赤湾站超过红色警戒潮位,风暴潮增水(盐田站最高增水1.83 米、赤湾站最高增水2.47 米),均超历史极值。5)破坏力极大,超强“山竹”台风吹袭期间,极大风、极大雨、极大浪、极大潮等多层叠加,多致灾因素叠加导致连锁效应,给深圳的城市公共安全造成了严峻的挑战。但是,由于针对“山竹”台风预报预警及时且全市预防措施得当,最值得庆幸地是本次“山竹”过程并未造成人员死亡(具体数据由深圳市气象局提供)。

    珠海市气象局专家介绍了“山竹”台风对珠海的影响情况。珠海市气象局通过电视、短信和新媒体等渠道每天发布两到三次快报,报告“山竹”最新动态、未来趋势和天气预报。自10日起,共发布快报18期,专报33期,决策短信36条。相比2017年“天鸽”台风,气象部门对“山竹”的预警更为及时,尤其是在高级别信号时。公众对“山竹”预警的认可度显著高于“天鸽”。87.5%和80.1%的公众认为“山竹”期间的台风预报预警信息“及时”和“准确”,高于“天鸽”时期的47.9%和52.3%(具体数据由珠海市气象局提供),这也再次凸显早期、高频和快速的气象决策服务对防灾的重要性。

    深圳市气象局和珠海市气象局对此次台风灾情调研提供了大力支持。一线预报人员普遍认为台风前期路径摇摆不定将会影响决策服务的启动时间,且目前台风强度影响概念不够清晰,如16级以上风力的灾害威力多大和具体表现形式等,这为台风预报技术改进和灾害影响评估提供了宝贵建议。同时,也对台风所开发的“西北太平洋台风检索系统”、风暴潮和海浪数值模式产品产生浓厚兴趣,双方技术人员表示应加强交流,以便今后能更好地分享各自业务产品、预报和服务经验。


与珠海市气象局座谈台风灾情


受“山竹”影响,大鹏人行石护栏全线损毁图(深圳市气象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