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受理期资助项目清单,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李泓、朱雪松、张喜平、牛泽毅、黄绮君、蒙泽等6位科技人员获得立项资助,其中面上项目2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项,获批的项目涵盖台风、卫星雷达资料同化等领域。
李泓研究员主持的《雷达反射率资料直接同化关键技术研究及登陆台风业务应用》面上项目将改进和发展适于业务应用的雷达反射率因子观测算子,发展应对观测-模拟不匹配、模式误差等的云雨区域资料同化关键技术,发展多尺度同化技术,提升雷达资料在台风模式中的充分应用,提高台风路径、强度、风雨预报水平。
朱雪松研究员主持的《台风雨带中对流尺度越级反馈触发外眼墙的机制研究》面上项目拟采用台风外场科学试验等多源资料,结合多源同化技术,通过甚高分辨率数值模拟和敏感性试验,研究外眼墙形成前关键雨带的型态演变特征;研究对流单体与中尺度雨带间的作用反馈及其触发外眼墙的机制。
张喜平副研究员主持的《对流间歇性爆发影响热带气旋生成的机理研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拟利用高分辨率数值模式探究热带气旋生成期间对流间歇性爆发的形成机制,并以对流的间歇性爆发为切入点,研究扰动涡旋结构的演变趋势以及影响对流从间歇性爆发向持续爆发转变的关键因子。
牛泽毅助理研究员主持的《基于机器学习的卫星低层水汽通道同化系统构建及其评估》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拟将机器学习技术和卫星全天候同化技术相融合,发展一个针对高分辨率区域模式、以机器学习为框架的卫星资料全天候同化系统。
黄绮君助理研究员主持的《快速增强台风高层对流演变特征及其作用机制研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拟基于观测统计数据和高分辨率数值模拟资料,设计一系列敏感性试验,模拟TC快速增强期间逆切变高层对流演变过程,并深入探讨高层非对称对流形成和发展机制。进而利用PV-ω方程等诊断技术,从热、动力学角度探究高层对流与TC出流之间的相互作用,揭示影响TC快速增强的物理机制。
蒙泽助理研究员主持的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题目是《上层海洋热含量的次季节振荡及其对台风生成的影响》。项目将从海洋角度出发,考虑上层海洋的变化,诊断分析海洋对大尺度次季节振荡的影响机制及后者对台风生成的作用。研究成果有望完善对海洋多尺度振荡影响台风生成的理解,同时为数值模式提升台风模拟水平提供新的理论支持。
据悉,今年以来,上海市气象局强化面向四大赛道的业务型科研工作组织,聚焦关键核心领域技术突破、国内外合作能级提升、以业务贡献为导向的科技创新机制建设,出台了包括“揭榜挂帅”、经费后补助、经费包干制等一系列科技管理办法,营造了良好的科研氛围,为青年科技人才松绑赋能,持续提升科技能力现代化,推动上海气象高质量发展。
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在上海市气象局的领导下,一直致力于全面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以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为导向,不断健全科研项目申报的组织体系,让更多高水平创新成果转化为气象新质生产力,为向创新型高水平科研院所迈进奠定坚实基础。
(文/审:孙婧、支星 复审:朱伟荣 终审:梅勇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