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台风研究所!

台风追击

待到“梅花”烂漫时 他在丛中笑

发布时间:2011-08-09 09:09:33   作者: admin

8月7日傍晚。上海小洋山港轻柔地吹着海风。追风小组一行9人坐在返回上海市区的2辆车上。车里非常安静,当紧绷的弦松弛下来时,疲惫就不请自来。

  “梅花”来袭时,这支队伍在风雨中驻扎,收集第一手资料,探寻台风的脾气秉性。自从2007年起,他们已经追逐过华南沿海的诸多台风。上海台风研究所所长雷小途亲切地称这支队伍为“野战队”。每次出发前,他都会给 “追风车”的每一个队员都购买意外保险。

  三天前,雷小途为追风小组壮行,他叮嘱,如果遇到极大的风,车子出现危险时,人要第一时间离开,等确保安全后方可取回观测资料。

  镜头一 晒暴皮!给追风设备“五花大绑”

  8月5日16时30分,穿过30多公里长的东海大桥后,“追风车”达到目的地——小洋山深水港,云淡风轻、阳光刺眼。31℃的高温加上沿海的潮湿,一下车就是一身汗。

  之所以选择小洋山深水港,缘于前期的台风预报。队员们综合各种因素考虑,选择最有可能直面台风的区域,并且离城市较远,能取得较好的观测效果。“目前,梅花离咱们还很远,不受影响,因此很热。”小组成员方平治博士一边说着一边组装仪器支架,运用扎实的力学功底,确保所有结构达到最稳定。

  大家分工有序。爬上车顶,递送仪器,或者钻进车轱辘用千斤顶固定,很快4根钢丝绳牢牢“拴住”了车身。用力之猛导致最后拔不出

  年逾六旬的小队成员邵德民把微波探测仪安装在离车不远的石头路面上。这台美国制造的仪器用于测量台风中的水汽。天已有些擦黑,两名队员开始挥舞榔头把一根根建筑钢筋砸进仪器三脚架的支点。“铛、铛、铛”在锤断了一根钢筋后,大家慢慢摸到了窍门,一气呵成稳扎地下。

  到天黑下来,这些曾立下汗马功劳的“追风设备”已经被牢牢固定。扎下马步,摆好阵势,只等着“梅花”来。

  唐碧,是五年来第一次参与追风的娘子军,一下午顶着烈日没有停止过工作。返回住处一照镜子,胳膊和脸蛋被晒得通红,很快就暴了皮。她涂抹了些牙膏,自始至终没有抱怨过。

  镜头二 放气球!在风中“扭秧歌”

  探空气球,是非常重要的观测设备,它将气象要素测量仪顺风载到3、4万米的高空,钻到台风内部一探究竟。

  但要让仪器平稳上天,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充气的体积、飞天的角度都有严格的要求。况且是要放飞在“梅花”中!

  6级的风中,1个人用力就能固定住球身;8级的风就已经吹得气球严重形变,带着球下的人向前冲;10级的风就必须出动小组里的几个大力士!

  7日凌晨4时30分,追风车所在相对避风的港湾测得风力11级。追风车将放起第五个探空气球。借助手电微弱的灯光,两个队员牢牢握住进气的一端,方平治博士负责拽住另一段,使球体相对稳定,避免被风撕扯破。

  一个人的一端在这样的风中就稍显力量单薄,方平治努力稳住却也不得不被风“推搡”,跟着气球“舞”起来。不拽气球就会失去平衡,没法系上观测设备;拽却好像橡胶的气球已经拉伸到最大限度,随时可能在头顶爆裂。在车内负责接收数据的领队赵兵科博士,远远看见方平治手舞足蹈,原地转圈,打趣说,“他这是在‘梅花’中扭秧歌。”

  具有放球资格证的小组成员陈哲艰难助跑,将气球送入空中。接受设备显示,运行正常,大家皆大欢喜。陈哲喘着气回忆到,“以前有一次追风,原本球形的气球,瞬间被拉伸成‘面条’状,有难度、有责任也很有意思。”

  追风小组从6日下午起,每隔2至3个小时,都会进行一次放球观测。其中2个球在几百米时失去信号,其余全部采集了满满数据!

  镜头三 风雨声!梅花夜惊魂

  7日凌晨,方平治在车上泛起了迷糊,职业的兴奋让这些队员连着两天都在追风车里通宵。这次追风成员中,年纪最小的梁晓京还是在读的研究生,在头一天只休息了1个小时的情况下,第二天仍然坚持工作,将数据传回后方大本营。

  方平治眼皮一沉,就要进入梦乡。突然追风车的门一下打开,风夹着雨丝毫不客气地闯入。方平治一个激灵立马清醒,以为是风吹坏了车门,定睛一看,原来是小组成员赵兵科博士巡查设备归来,方才定了神。

  根据上海气象局监测,梅花离上海最近时,约有250公里。在她来势汹汹的夜里,5名队员挤在载满设备的追风车里。外面是风在尖叫,车体也随之左右剧烈摇晃。尽管久经沙场的追风车在对抗10级风时没有问题,面对梅花的超强风力,队员们还是有所担忧。

  参加过每一次追风的邵德民事后说,这是他们遇到的最强的一次风,所幸在相对避风的港湾,尽管如此内心也依然感到恐惧。邵德民说,这次的台风比较特殊没有带来强降水,以往追风遇到大雨时,经常需要顶着大风大雨和雷电,半夜爬到车顶维护设备,十分危险。[page]分页标题[/page]

  困了就在车里闭一会眼,饿了就吃方便面饼干垫肚子,白天再轮流去住宿处洗漱、吃饭。

  就是这样三天的观测以及5年来多次野外观测试验,才满载着揭示台风奥秘的数据。今后,追风小队还将继续上路,搜集更多台风现场资料,努力破解这些数据的内在规律,摸清台风的“臭脾气”,为台风预报及防灾减灾提供科学支持。“这必定是个长期的过程。”赵兵科信心满满。